伯陽甫
亦稱伯陽父。西周末年人。周大夫。因任周太史,又稱太史伯陽。幽王二年,西周直接統治的涇、渭、洛流域發生大地震。他認為:”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上升),於是有地震。”並非鬼神的作用,而是陰陽兩種力量互相對抗運動的結果。他還認為這種災害,會使“土無所演(滋潤),民乏財用”,將使西周滅亡。(參見《國語·周語上》)
伯陽甫字典分解
伯陽的解釋 (1).古賢人。相傳為 舜 七友之一。《墨子·所染》:“ 舜 染於 許由 、 伯陽 。” 孫詒讓 間詁:“此 伯陽 自是 舜 時賢人。”《呂氏春秋·本味》:“故
甫國語字典 甫 fǔ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後指人的表字(亦作“父”):台甫(詢問別人名號的禮貌用語)。 剛剛,才:年甫弱冠。驚魂甫定。 大:“無田甫田”(不要去耕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