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人物>> 康有為

康有為

【生卒】:1858——1927

字廣廈,號更生。原名康祖詒。廣東南海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授工部主事。博通經史,提倡尊孔保教,以孔子紀年。中日甲午戰爭後,集各省應試士子上書,請拒和、遷都,變法。再上疏請議新制、行新政;面陳變法圖強之策。創立保國會於京城。得光緒帝賞識,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參與新政。屢進新政條議,多得議行。“戊戌政變”起,逃亡日本,轉南洋,遊歷歐美諸國,主張尊皇保國,設會辦報,集資圖再舉。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後,歸國,力主虛君共和制度。“丁巳復辟”,充弼德院副院長。復辟失敗,逃上海。1924年,通電反對移清室故宮,修改優待條件。三年後卒於青島。著述甚多,有名的《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春秋董氏學》、《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大同書》、《物質救國論》、《電通》、《康子內外篇》、《長興學舍》、《萬木草堂》、《天游廬講學記》等。


清廣東南海人,初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更甡,別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十四年,首次上書光緒帝,建議變法。後在廣州萬木草堂講學,倡今文經學,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變法改良。二十一年《馬關條約》簽訂,有為聯合在京會試舉人一千三百餘人上書清帝,要求拒簽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中進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組織《強學會》,編印《中外紀聞》等,鼓吹變法維新。二十四年,得光緒帝召見,促成“百日維新”。戊戌政變起,逃亡國外。後持保皇立場,反對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後,曾與張勛共謀復辟帝制。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

康有為字典分解

康有為的解釋 [Kang Youwei] (1858.3.19—1927.3.21) 中國近代思想家、戊戌變法運動的領袖、學者。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

為國語字典 為 (爲) wéi 做,行,做事:為人。為時。為難。不為己甚(不做得太過分)。 當做,認做:以為。認為。習以為常。 變成:成為。 是:十兩為一斤。 治理,處理:

不妨一看:康元弼【歷史人物】

【生卒】:?—1198金大同雲中人,字輔之。工文章。海陵王正隆二年進士,調汝陽簿,累遷大理丞。大定中,河決曹、濮間,元弼徙城於北原。後以南京路轉運使致仕。

康有為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