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郎
官名。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吏部別置散官八郎之一,煬帝大業三年(607)罷。唐朝又置為正六品上文散官。
官名。唐朝和宋朝文階官,正六品上叫朝議郎。金以後廢。見《新唐書·百官一·吏部·吏部郎中》。
朝議郎字典分解
朝議的解釋 (1).謂在朝中議政。《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孝景 時每朝議大事, 條侯 、 魏其侯 ,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清 惲敬 《上董蔗林中堂書》:“下之於上也
郎國語字典 郎 láng 對年輕男子的稱呼:大郎。郎才女貌。 對某種人的稱呼:貨郎。女郎。 舊時妻稱夫或情人:郎君。 封建時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醫醫生)。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