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閣大學士
官名統稱。明清大學士以殿閣系銜,故名。宋朝沿唐、五代之制設昭文館、集賢殿大學士,以宰相領之。後又設觀文殿、資政殿大學士,以解職宰相充任,並不任事,以為榮銜。明朝設大學士侍直內廷,遂專以殿閣名系銜。洪武十五年(1382)設華蓋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仁宗時增置謹身殿大學士。嘉靖(1522—1566)時因殿名更改,華蓋殿大學士和謹身殿大學士分別改為中極殿大學士和建極殿大學士。清順治十五年(1658)改內三院為內閣,始加大學士殿閣銜。初制仍為四殿二閣,即中和殿(明中極殿)、保和殿(明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增體仁閣,成為三殿三閣,沿為定製。但保和殿大學士不常設,定製後僅傅恆一人授過此銜。
殿閣大學士字典分解
殿閣的解釋 (1).殿堂樓閣。《漢書·王莽傳下》:“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 長安 ,入 未央宮 ,緣殿閣。”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榮光飄殿閣,虛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