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尉
匈奴官名。位次左、右大將,以單于同姓貴族任之。漢時匈奴官制,自單于以下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凡二十四長,大者領萬騎,小者率數千。諸大臣皆世官。
匈奴官名。漢時匈奴設此官,分左大都尉和右大都尉,領兵萬騎,位在左右大將下,左右大當戶上。《漢書·匈奴傳》:“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自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餘騎,小者數千,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賢王、左右谷蠡最大國,左右骨都侯輔政。諸二十四長,亦各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輔佐)小王、相、都尉、當戶、且渠之屬。”
大都尉字典分解
大都的解釋 [Dadu] 中國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建設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尉國語字典 尉 wèi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縣尉。都尉。衛尉。太尉。 軍銜的一級,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尉氏〕地名,在中國河南省。 姓。 尉 yù ㄩ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