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鐘磬中士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禮》鍾師置,北周沿置。初為春官府大司樂中大夫屬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樂為樂部,遂為樂部中大夫屬官。掌鍾、磬的演奏,下設司鐘磬下士以佐其職。正二命。隋文帝開皇元年(581)罷。

詞語分解

  • 中士的解釋 ∶軍銜的一級,軍士中的第二等級,低於上士,高於下士 ∶一般人詳細解釋.古代官名。其祿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孟子·萬章下》:“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指中

歷史官職推薦:內常侍

宦官名。隋朝內侍省置二員,正五品上;煬帝大業三年改名內承奉,隸長秋監。唐高祖武德四年復名內常侍,置六員,通判內侍省事,正五品下。宋朝為內侍官,神宗元豐—改制後班序在內殿崇班下、太史局正上; 南宋高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司鐘磬中士歷史

相關歷史

司鐘磬中士_司鐘磬中士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