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農令
官名。秦置治粟內史,掌國家錢穀財貨等財政收支、漢初沿置,至景帝後元年 (前143)更名大農令。省稱“大農”。秩中二千石,有兩丞。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更名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郡國諸倉農監、都水六十五官長丞也皆歸其管轄。
官名。在秦朝和西漢初朝,大農令稱治粟內史,掌錢糧貨幣等。漢景帝改稱大農令,漢武帝又改稱大司農;王莽又改名羲和,後又更名納言。有兩丞,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另外,郡國諸倉農監、都水六十五官長丞及騪粟都尉也歸其掌管。見《漢書·百官公卿表》、《漢書·王莽傳》。參看“大司農”條。
大農令字典分解
大農的解釋 即大司農。《史記·平準書》:“ 桑弘羊 為治粟都尉,領大農。”
令國語字典 令 líng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lǐng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lìng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