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
官名。①相傳為周天子執政三官之一。《禮記·王制》: “百官各以其成,質於三官。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質於天子。”② 即“大司工”。春秋戰國晉、鄭等國諸卿之一。掌土木工程,參掌國政。③《周禮》六卿之一,冬官之長。掌土木工程。西魏末、北周仿《周禮》建六官,復置為冬官府長官,亦稱“大司空卿”。正七命。參見“冬官府”。④三公之一。西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由御史大夫改名,秩萬石。置長史等屬官,府設諸曹分管具體事務,曹各置掾屬。與丞相(大司徒)、大司馬同為宰相,共同管理政務,不復領侍御史。位雖尊崇,權移尚書。哀帝建平二年(前5)復名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前1)又名大司空,遂成定製。東漢初年因之,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後51)去大字,改名司空,歷朝因之。唯十六國漢(前趙)復名大司空。參見“司空”。⑤“工部尚書”的別稱。
官名,不同時代其職掌也不同。
1、周朝執政三官之一。《禮記·王制》:“百官各以其成,質於三官。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質於天子。”
2、《周禮》六卿之一,為冬官之長,掌百工及土木工程。北周仿《周禮》,建六官,仍為冬官之長,也稱大司空卿。
3、春秋時晉、鄭置,為諸卿之一,掌土木工程,參與政事。
4、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內領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並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王莽時為三公之一,主征戰。東漢初仍稱大司空,後改稱司空,掌工程建築等。《後漢書·百官志》:“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大喪則掌將校復土。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漢書·王莽傳》:“步兵將軍成都侯王邑為大司空。”《後漢書·光武帝紀》:“丁丑,以野王令王梁為大司空。”“大司空王梁免。壬子,以太中大夫宋弘為大司空。”
5、工部尚書的別稱。唐朝人愛稱官員的別號,“大司空”遂為“工部尚書”的別稱。
大司空字典分解
大司空的解釋 官名。 春秋 晉 有大司空,主司土木。 漢成帝 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 哀帝 時曾復舊稱,後再改為大司空,與大司徒、大司馬並稱三公,成為共同負責最高國務的長
大司的解釋 猶言大事。《左傳·昭公元年》:“男女辨姓,禮之大司也。”《晉書·紀瞻傳》:“在昔哲王象事備物,明堂所以崇上帝,清廟所以寧祖考,辟雍所以班禮教,太學所以講藝文,此
空國語字典 空 kōng 不包含什麼,沒有內容:空洞(a.沒有內容的;b.物體內部的窟窿)。空泛。空話。空曠。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絕後。憑空(無根據)。真空(沒有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