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吏
秦漢時掌管里政的小吏。晉朝沿置。縣率百戶置一人,其土廣人稀,聽隨宜置里吏,限不得減五十戶。
鄉官名。猶里長、里正。《晉書·職官志》:“縣率百戶置里吏一人,其土廣人稀,聽隨宜置里吏,限不得減五十戶。”
里吏字典分解
里吏的解釋 指里長。《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里吏嘗有過笞 陳餘 。”《晉書·職官志》:“縣率百戶置里吏一人,其土廣人稀,聽隨宜置里吏,限不得減五十戶。”參見“ 里長 ”。
里的解釋 里 (④⑤裏) lǐ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街坊(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里弄(l恘g )。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里(等於五百米)。里程牌。 衣
吏的解釋 吏 lì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吏治。官吏。 舊指小公務員:吏員。胥吏(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筆畫數:6; 部首:口; 筆順編號:1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