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和戍
即今甘肅宕昌縣治。《元和志》卷39宕州懷道縣:“宕昌故城,今為交和戍,在縣東五十二里。”北宋熙寧七年(1074)於此置宕昌砦。
交和戍字典分解
交和的解釋 (1).猶講和。 漢 焦贛 《易林·萃之益》:“交和結好, 昭君 是福。”(2).交融和諧。 漢 張衡 《東京賦》:“陰陽交和,庶物時育。” 明 楊慎 《
戍國語字典 戍 shù 軍隊防守:衛戍。戍邊。戍守。 筆畫數:6; 部首:戈; 筆順編號:134534
即今甘肅宕昌縣治。《元和志》卷39宕州懷道縣:“宕昌故城,今為交和戍,在縣東五十二里。”北宋熙寧七年(1074)於此置宕昌砦。
交和的解釋 (1).猶講和。 漢 焦贛 《易林·萃之益》:“交和結好, 昭君 是福。”(2).交融和諧。 漢 張衡 《東京賦》:“陰陽交和,庶物時育。” 明 楊慎 《
戍國語字典 戍 shù 軍隊防守:衛戍。戍邊。戍守。 筆畫數:6; 部首:戈; 筆順編號:13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