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者右衛

兀者右衛怎么寫好看

兀者右衛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明永樂二年(1404)置,屬奴兒乾都司治所在今黑龍江省青岡縣北。後廢。


明永樂二年(1404年)置,治今黑龍江呼蘭河西北通肯河流域。屬奴兒乾都司。後廢。

詞語分解

  • 兀者的解釋 .斷去一足的人。《莊子·德充符》:“ 魯 有兀者 王駘 ,從之游者,與 仲尼 相若。” 成玄英 疏:“刖一足曰兀。” 唐 杜甫 《入衡州》詩:“寡妻從為郡,兀者安堵牆。” 清 曹寅 《瑮亭》詩:“
  • 衛的解釋 衛 (衛) è 保護,防護:保衛。捍衛。衛道(衛護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如“衛衛士”)。衛戍(警備,多用於首都)。衛冕。 防護人員:警衛。後衛。 古代稱驢:“策雙衛來迎”。 中國明代駐兵的地點(後只用

歷史地名推薦:板橋山鎮

即今湖北房縣西北板橋鄉。《方輿紀要》卷房縣: 板橋山鎮 “在縣西北百五十里。有巡司戍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兀者右衛歷史

相關歷史

兀者右衛_兀者右衛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