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驅鎮

三驅鎮怎么寫好看

三驅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宋置,屬大足縣。即今四川大足縣西南三十里三驅鎮。


重慶市大足縣西南部。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5.2萬。鎮人民政府駐三驅,人口2980。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鎮,以每年定期祭祀驅逐痘、火、蟲三災,故名。1951年改鎮為鄉。1953年析本鄉和城西鄉地置楊柳鎮,同年又析置新復鄉。1958年並楊柳鄉、鐵橋鄉、新復鄉為三驅公社,次年分置新復公社。1961年分置楊柳公社。1984年改三驅鄉。1993年三驅、燈塔、石卓三鄉合置三驅鎮。為大足縣中心鎮之一。產稻、小麥、薯、玉米。有天然氣、糧油加工、農機修理等廠(礦)。傳統手工藝品竹蓆著名。有大雙、三季、三龍等公路

詞語分解

  • 三驅的解釋 古王者田獵之制。謂田獵時須讓開一面,三面驅趕,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顯比,王用三驅。” 孔穎達 疏:“ 褚氏 諸儒皆以為三面著人驅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於後,皆有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縣西堡

在今四川筠連縣西。《方輿紀要》卷筠連縣:縣西堡在“縣西二十五里。明初置。亦敘南衛官軍戍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驅鎮歷史

相關歷史

三驅鎮_三驅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