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吳淞口

吳淞口

今上海市黃浦江入長江之口。原系舊吳淞江入江口,故名吳淞口。明永樂初黃浦江改道,與吳淞江合流後仍由此入江,舊名未改。為上海市對外水運門戶。


在上海市寶山區吳淞與浦東新區凌橋鎮之間。為黃浦江入長江口的口門段,其東界自河塘燈樁至引導燈樁附近,口寬400余米,長約1.8千米。南宋鹹淳《玉峰續志》卷九已記有吳淞江口一名。明永樂二年(1404年)開浚范家浜,引黃浦江於今復興島附近合吳淞江,所以明代即說“吳淞江口,即為黃浦口子”。吳淞口外本有吳淞外沙礙航,清宣統三年(1911年)建左導堤及右順壩導流沖沙,並防止長江泥沙灌入,吳淞外沙逐漸消失,經歷年疏浚,現漲潮時水深可達8米以上,一直為上海港船舶進出長江口的咽喉門戶。

吳淞口字典分解

口國語字典 口 kǒu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口齒。口若懸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港口。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

多學一學:吳祖錫【歷史人物】

【生卒】:1618——1679字佩遠。江蘇吳江人。崇禎副貢生。明亡後,與陳子龍等謀恢復,曾被清軍捕俘。明魯王、桂王皆授以職方郎中。赴鄖陽,勸“十三營”出師擾楚而救滇。桂王逃入緬甸後,游中州,由秦入楚,終不得志。居膠州大竹山。康熙十八年卒。

吳淞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