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阿耨達山

阿耨達山

即今西藏西南部岡底斯山。清乾隆《衛藏通志》卷3:岡底斯山“即大雪山地,阿哩地方之東北,周一百四十餘里,峰巒陡絕,積雪如懸崖,山頂百泉聚流,至麓即伏,實諸山之祖脈,梵書所謂阿耨達山也”。阿耨達為清涼無熱惱之義。

阿耨達山字典分解

成語阿耨達山的解釋 即 崑崙山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經營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 張守節 正義引 唐 李泰 等《括地誌》:“ 阿耨達山 ,一名 崑崙山 ,其山為天柱,在 雍州 西南一萬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 傉 ”。 宋 李石 《續博物志》

阿耨的解釋 (1).佛教語。意譯為極微。今譯為原子。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 鄒氏 ( 鄒衍 )之言,曰九州,曰瀛海,則佛之大千微塵也, 須彌 阿耨

多看看:阿史那賀魯【歷史知識】

?—659 西突厥最後可汗。公元651—657年在位。室點密五世孫。原為乙毗咄陸可汗之葉護,建牙多邏斯川(今額爾齊斯河)。貞觀二十二年(648)降唐,授崑山道行軍總管,從征龜茲。拜瑤池都督,居莫賀城。永徽二年(651)叛唐西遁,建牙於雙河及千泉,自號沙缽羅可汗。統五咄陸、五弩失畢十姓,西域諸國亦多附隸。唐先後遣梁建方、程知節擊之,皆不克。顯慶二年(657),使蘇定方、阿史那彌射等領軍合擊,大破之。

阿耨達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