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
思南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913年改思南府置,屬貴州鎮遠道。治所即今貴州思南縣。縣在思邛水之南,故名。1923年直屬貴州省。
在貴州省東北部、烏江中游。屬銅仁地區。面積2230.5平方千米。人口61.9萬。轄13鎮、14民族鄉。縣人民政府駐思唐鎮。隋開皇五年(585年)置涪川縣,治今思南縣北。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移今思南縣治。五代廢。唐天寶初改費州為涪川郡,乾元初復為費州,後廢。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水特姜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至正年間田茂安歸附明玉珍,設思南道都元帥府,思南由此始名。明洪武初水特姜長官司更名水德江長官司,洪武二十二年(13 * )為思南宣慰司治。永樂十一年(1413年)廢思南宣慰司置思南府,為府治。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廢水德江長官司置安化縣,府、縣同城。清光緒八年(1882年)徙安化縣治於大堡場(今德江縣),1913年廢思南府置思南縣,縣在思邛水之南,故名。同年屬黔東道(1914年改名鎮遠道),1923年直屬貴州省。1949年屬銅仁專區(1970年改地區)至今。地處黔東低山丘陵北部,由於烏江切割,總地勢由東、西兩翼向烏江河谷傾斜。所有河流均注入烏江,河床切割較深。屬中 * 帶濕潤氣候。農產稻、玉米、小麥、油菜籽、烤菸等。經濟林木有油桐、柑橘、烏桕、茶葉。礦產有煤、鐵、硫黃、雄黃。工業有造船、水泥、農機、釀酒、印刷等。遵銅公路過縣城。烏江航運北至涪陵可達長江各口岸,南可達文家店。紀念地有荊竹園和岑頭蓋清鹹同農民起義軍遺址、曠繼勛烈士故居。
詞語分解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邊昭鎮
在吉林省通榆縣東南部。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邊昭,人口 。清同治年名巴彥昭,蒙古語意為“富饒的坨子”。後演變為今名。年設邊昭鄉,年改公社,年復鄉,年置鎮。產玉米、甜菜、葵花子。有牧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思南縣歷史
猜你喜歡
大巴山的歷史解釋
亦名大巴嶺山。在今陝
黑天摸地的歷史解釋
謂漆黑一團。水滸傳第
東三省的歷史解釋
奉天今遼寧吉林黑龍江
宋景公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春秋時宋國國君
中宮永巷令的歷史解釋
官名。東漢置,掌後宮雙峰寨的歷史解釋
在今廣東仁化縣西石塘
桃墟的歷史解釋
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
鑲藍旗的歷史解釋
年以察哈爾右翼鑲藍旗
宋伯義的歷史解釋
明河南西華人。為人剛
望漢城的歷史解釋
唐吐蕃築。在今四川馬
李多祚的歷史解釋
生卒靺鞨族人。驍勇善
石羊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廣西武宣縣西南。
忸密國的歷史解釋
北魏西域國名。國都在
虎兕出於柙的歷史解釋
論語季氏孔子曰虎兕雌尚之孝的歷史解釋
生卒尚可喜之子。初為
板泉堐的歷史解釋
即今山東莒南縣西南三秘府的歷史解釋
宮中收藏圖書之所。漢
劉雄鳴的歷史解釋
東漢末藍田人。少採藥
少府卿的歷史解釋
官名。東漢至南北朝前
擁思茫水的歷史解釋
亦作擁思水。即今四川
相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