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
②在今河南濬縣西南淇門渡西。《資治通鑑》:東晉太元十年(385),前秦符丕帥眾三萬自枋頭將歸鄴城,與檀玄“戰於谷口,玄兵敗”。即此。
③亦名瓠口。戰國秦邑。在今陝西禮泉縣東北五十里。《元和志》卷1醴泉縣:“本漢谷口縣地……當涇水出山之處,故謂之谷口。”《戰國策·秦策三》:秦國“北有甘泉、谷口”。《史記·河渠書》:韓“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索隱》:“瓠口即谷口,乃《郊祀志》所謂‘寒門谷口’是也。”《漢書·溝洫志》:“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洛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 因名曰白渠。”皆此。
(1)古邑名。即瓠口。戰國秦邑。在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其地當涇水出山谷之口,故名。《戰國策·秦策三》:范雎謂秦昭公曰:“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口。”《史記·河渠書》:韓國水工鄭國向秦王建議,“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索隱:瓠口即谷口”,皆即此。西漢文帝時置谷口縣。(2)在今河南省濬縣西南淇門渡西。東晉太元十年(385年)檀云為前秦苻堅戰敗於此地。
谷口字典分解
谷口的解釋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
谷的解釋 谷 (③④穀) gǔ 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或指兩山之間:山谷。河谷。 喻困境:進退維谷(進退兩難)。 莊稼和糧食的總稱:五穀。百穀。 粟的別稱,亦指稻的子實:
口的解釋 口 kǒu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口齒。口若懸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港口。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