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三嶷山

三嶷山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山西臨猗縣西北三十里。《隋書·地理志》:河東郡桑泉縣有“三嶷山”。《寰宇記》卷46臨晉縣:三嶷山“三山鼎足,因名”。


古山名。即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北大嶷山、小嶷山。《太平寰宇記》:其山“三山鼎足,因名焉”。按是山凡二,南北並列,土人稱為二嶷。《大明一統志》亦作大、小嶷山稱之。

詞語分解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阿西打納

亦作阿思打納。在今新疆哈密市西。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西域土地人物略》:“哈密西十里為阿西打納城。”

三嶷山_三嶷山介紹_歷史知識
三嶷山_三嶷山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三嶷山_三嶷山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