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陂
在福建省福清市西宏路鎮觀音埔村。始建於唐天寶時,因而得名。為閩中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大型水利設施之一。布局合理,施工精細,灌溉農田數千頃。北宋大中祥符間重修,故也稱祥符陂。元符元年(1098年)知縣莊柔正再次重修,熔銅液以固基,改名元符陂。水渠長 2300 米,灌溉音西霞樓至海口梧嶼的“十洋之田”。千年來,發揮巨大的水利效益。建國後多次整修,現壩長289米,水渠尚可蓄水6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達1.9萬畝。
天寶陂字典分解
天寶的解釋 [the title of the Emperor Tang Xuanzong's reign]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公元742——75
陂國語字典 陂 bēi 池塘:陂塘。陂池。千頃之陂。 水邊,水岸:東海之陂。 山坡,斜坡:“陂南陂北鴉陣黑,舍西舍東楓葉赤”。 筆畫數:7; 部首:阝; 筆順編號: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