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鎮
(1)在重慶市璧山縣南部。面積46.9平方千米。人口4.3萬。鎮人民政府駐銅鑼居,人口9900。原名丁家坳,始建於明代,以丁姓住地坳上而得名。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設場。1940年為丁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置鎮。產稻、蔬菜、淡水魚、花木。有機械、建材、塑膠、汽車修理等廠。成渝高速公路經此,並有公路至正興、健龍、廣普。1916年劉伯承在此舉行討袁武裝起義。抗日戰爭時期,上海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北平鐵道管理學院曾遷此。(2)在陝西省長武縣西北部。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1.1萬。鎮人民政府駐丁家村,人口1830。原名焦家。清代丁姓大戶遷入,改今名。1949年設丁家鄉,1961年設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7年改置鎮。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籽,並產烤菸。為縣小麥良種培育基地。有公路通西蘭公路。
丁家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