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廟
①在今山東曲阜市東北。《清一統志·兗州府》: 周公廟 “在曲阜縣東北三里故魯太廟之墟。宋大中祥符時,追封周公為文憲王,重建新廟。真宗親為之贊,立石廟中,春秋委官致祭,歷代因之。本朝康熙二十三年,聖祖仁皇帝幸魯,迴鑾至兗州,特命恭親王長安、禮部尚書介山往祭,御製碑文,勒石廟庭”。
②在今河南洛陽市老城西關外定鼎南路東側。是為祭祀周公而興建的一座規模宏大的廟宇。周公姓姬,名旦,為周文王第四子。因其封邑在周,故名周公。文王死後,周公全力輔佐武王治理國家,攻滅商紂,建立西周王朝。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又代成王管理國家,親自率兵東征,平定了以武庚為首的商朝奴隸主貴族的叛亂,穩定了周朝的統治; 同時分封諸侯,制禮作樂,為建立西周王朝的典章制度,發展祖國的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周公還繼承武王遺志,與召公奭一起,在洛水之濱建設洛邑,並帶領重兵常年在此鎮守東方。直到他臨死時,還囑咐把他的遺體葬在成周。可見周公與洛陽有著密切的關係。周公廟自隋末建設以來,歷代香火不絕。明萬曆年間重修後,清代又多次重修。現為洛陽都城博物館所在地。
(1)又稱元聖廟。在山東省曲阜市舊城東北周、漢宮殿舊址上。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同母弟。武王克商,多賴其力,封於魯。因留佐武王,由長子伯禽就國。武王崩,成王尚在襁褓,周公攝政,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制禮作樂,天下大治。薨後謚曰元,用天子禮附葬文王之側,魯國建太廟奉祀。魯滅,廟遂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重修周公廟。後歷經增廣,面積達75畝,殿廡近30間。大門名欞星門,木構,四重斗栱,四根柱頂各有琉璃燒制的天將像一尊。門內東西石坊各一座,東題“經天緯地”,西書“制禮作樂”。後有達孝門、成德門、元聖殿。元聖殿面開五間,綠瓦覆頂,彩繪樑柱。殿中神龕有周公、伯禽及金人塑像。廟內現存自宋迄清歷代碑刻多塊,著名的有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御製御書《文憲王贊》及清代《金人銘》碑等。(2)在陝西省岐山縣城北7.5千米處。三面環山,北有鳳凰山,東為鳳凰堆,相傳是《詩經》“鳳凰鳴矣,於彼高岡”之地。南面是谷口,《詩經》“有卷者阿”即指此。廟始建於唐代,現存為清代晚期建築,有姜嫄殿、周公殿、召公殿、太公殿、山門、廡廊、戲台等組成。內有唐宋以來的歷代碑刻數十通,其中以唐大中二年(848年)敕賜潤德泉答詔和鳳翔節度使崔琪奏狀、謝表刻石和韓愈、蘇軾題詩為最佳。廟周有楸、柏、槐、楊等高大樹木,有的相傳是漢、唐所植。1986年至今,先後維修姜嫄殿、周公殿、召公殿、戲樓等建築,並整理綠化了廟內環境。附近發掘有西周古城址。
周公廟字典分解
周公的解釋 (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稱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輔 武王 滅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攝政。東平
廟國語字典 廟 (廟) miào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廟。宗廟。太廟。 供神佛或歷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廟。岳廟。寺廟。 王宮的前殿,泛指朝廷:廟堂。 筆畫數:8;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