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大悲寺

大悲寺

又名隱寂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處中第四處。位於平坡山腰。建於元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大悲閣。清《日下舊聞考》卷103引明人《新建大悲殿碑略》:“今隱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寺後有餘地,遂起為大悲閣。”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今名。

大悲寺字典分解

大悲的解釋 (1).極悲哀。《呂氏春秋·明理》:“夫有天賞得為主,而未嘗得主之實,此之謂大悲。”(2).佛教語。救人苦難之心,謂之悲;佛菩薩悲心廣大,故稱大悲。《大般涅槃經

寺國語字典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gu刵 )。 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的地

多學一學:大總管【歷史官職】

官名。①地方高級軍政長官。北周靜帝大象二年 (580) 尉遲迥自稱。《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二年 (580)》: “迥乃自稱大總管,承制置官司。”胡三省註: “稱大總管者,欲以統攝諸州。”唐高祖武德五年 (622)以洛、荊、並、幽、交五州置,七年改為大都督。②軍事統帥。唐初凡有征伐則置於所征之道,以督軍事。太宗貞觀三年 (629)以後,行軍即稱大總管,本道即稱大都督,中宗至玄宗時改為節度使。

大悲寺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