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鎮
即今浙江常山縣治。自唐廣德二年(764)以來為常山縣治。
(1)在浙江省常山縣中部偏南。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21.6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人民政府駐天馬,人口3萬。唐初設常山鎮巡檢署。1936年分設南靖、北平鎮,1947年並稱天馬鎮,以南有天馬山得名。1950年又分設塔山、東屏鎮,1955年再並,稱城關鎮。1958年常山縣廢,1959年稱常山鎮。1961年復置縣,稱城關鎮。1985年復稱天馬鎮。地處常山港兩岸。產稻、柑橘、油茶籽等。有棉紡、化工、機械、電器、建材、食品等廠。唐廣德二年(764年)起歷為常山縣治。明正德八年(1513年)築城,1929年始逐漸拆毀。320、 205國道於此交會。為浙西重鎮。商貿極旺,浙西最大的食用菌市場設此。古蹟有文峰塔、黑擇祠等。有奧陶樂達瑞威爾階剖面。(2)在四川省都江堰市東部。面積37.9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人民政府駐金馬場,人口1000。清初開集時,取“金馬碧雞”的古老傳說命名。1949年為金馬鄉,1958年為金馬公社,1980年改名為天馬公社,1983年改鄉,1988年置鎮。有鑄造、拉絲、釀酒、機磚等廠。成汶鐵路斜貫,鄉村公路接成阿公路。(3)在貴州省岑鞏縣中部、馬鞍山西麓。面積209.18平方千米。人口1.7萬。鎮人民政府駐天馬村,人口2870。以山形如馬鞍得名。1931年置天馬鎮,1938年置天馬聯保,1943年置天馬鄉。解放初期設天馬鎮,1957年設天馬基層片區,1958年建東風公社。1961年更名天馬鄉,1984年復鎮。產稻、玉米、小麥、薯類等。有釀酒、農具、建築等業及茶場、拖拉機站等。為縣北部重要集市。岑江公路經此。
天馬鎮字典分解
天馬的解釋 (1).駿馬的美稱。《史記·大宛列傳》:“初天子發書《易》,雲‘神馬當從西北來’。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