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白山

白山

①即白廟兒山。在今河北沽源縣南。《後漢書·烏桓傳》:建武二十一年(45),“烏桓與匈奴連兵為寇,代郡以東尤被其害。……其在上谷塞外白山者,最為強富”。《資治通鑑》:唐開元二十年(732),幽州節度使趙含章擊契丹,“與虜戰於白山”。胡三省註:“白山,後漢時烏桓所居,在五阮關外大荒中。”

②即今吉林省東南部之長白山。《北史·勿吉傳》:“其國與隋懸隔,唯粟末白山為近。”《金史·世紀》:“生女直地有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又《高麗傳》:“黑水靺鞨居古肅慎地,有山曰白山,蓋長白山,金國之所起焉。 ”

③在今江蘇南京市東。《宋書·劉述傳》:劉述與從弟秉,同謀誅蕭道成,“事敗走白山,追禽伏誅”。《南史·韋載傳》:“載有田十餘頃,在江乘縣之白山。”皆此。

④在今浙江臨海市東南。《方輿紀要》卷92台州府:白山“在府東南二百五十里。望之如雪。其上有湖,其下有溪”。

⑤在今浙江臨安縣西南與桐廬縣界上。《水經·漸江水注》:“紫溪又東南流,徑白山之陰,山甚峻極,北臨紫溪。”《清一統志·杭州府一》:白山“山上有浮石,純白,故名”。

⑥在今甘肅玉門市西北赤金鎮北。《方輿紀要》卷64赤斤蒙古衛:白山“在衛北二十里。多草木禽獸,土人呼為折羅漫山”。

⑦亦名阿羯山、阿羯田山。在今新疆庫車縣北。為天山支脈。《隋書·西域傳·龜茲》:“龜茲國,都白山之南百七十里。”《新唐書·西域傳·龜茲》:王白氏“居伊邏盧城,北倚阿羯田山,亦曰白北,常有火”。

⑧又名折羅漫山。即今新疆中部之天山。《後漢書·明帝紀》:永平十七年(74)十一月,奉車都尉竇固“出敦煌崑崙塞,擊破白山虜於蒲類海上,遂入車師”。注引《西河舊事》曰:“白山冬夏有雪,故曰白山,匈奴謂之天山,過之皆下馬拜焉。去蒲類海百里之內。”又《魏書·西域傳》:“焉耆國, 在車師南, 都員渠城, 白山南七十里。”


古山名。又名太白山(《魏書·勿吉傳》)、徒太山(《新唐書·北狄傳》)、長白山、從太山、不鹹山。即今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北魏勿吉及隋靺鞨七部之一的白水部居此一帶,並以此得名。《金史·世紀》:“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即此。參見“長白山(1)”、“不鹹山”。

白山字典分解

白山的解釋 (1).即 天山 。因終年積雪而得名。又名 折羅漫山 。《後漢書·明帝紀》:“遣奉車都尉 竇固 、駙馬都尉 耿秉 、騎都尉 劉張 出 敦煌 崑崙塞 ,擊破 白

白的解釋 白 bái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看一看:白山黑水【歷史典故】

白山:長白山。黑水:黑龍江。《金史.世紀》:“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因以“白山黑水”泛指東北地區。柳亞子《疊韻再和星曹一律》:“掃淨倭氛吾輩責,白山黑水莽無邊。” 並列 指長白山與黑龍江。今用以稱東北三省。《金史·世宗紀》:“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稱東北。

白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