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贛革命根據地

歷史字典解釋

位於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界地區。1927年 “馬日事變” 後,湘東、鄂南、西地區的黨組織,在毛澤導下,組成工農武裝,舉行秋收起義,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7月, * 黨人 * 、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了平江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 (後改編為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三軍團),後來紅五軍主力於12月到達井岡山,另 一部分堅持當地游擊戰爭。1930年5月,又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六軍 (後改編為紅六軍團的第十六師),建立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931年7月,成立了中共湘鄂贛省委。同年9月,成立了湘鄂贛工農民主政府。根據地發展到湖南的平江、瀏陽、岳陽、湘陰,湖北的通城、崇陽、通山、圻、鹹寧、陽新、大冶,江西的修水、宜春、銅鼓、萬載、奉新等縣。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後,留下紅十六師的部隊,在當地繼續堅持鬥爭。

詞語分解

  • 根據地的解釋 .賴以存在的基地、基礎。 巴金 《家》三一:“家,在他看來只是一個沙漠,或者更可以說是舊勢力的根據地。”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況且家族農業經濟破產,舊社會組織失了他的根據地,於是社會問題更複雜了

歷史地名推薦:青浦縣

明嘉靖二十一年 析上海縣新江、北亭、海隅三鄉及華亭縣修竹、華亭二鄉地置,屬松江府。治所在青龍鎮 今上海市青浦縣東北舊青浦。清光緒 《青浦縣誌》 序: “孫權造青龍戰艦於此,故名。” 三十二年 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歷史

相關歷史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_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