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禹門山

禹門山

①即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與陝西韓城市東北,夾河對峙。相傳大禹所鑿,故名。《水經· 河水注》: “昔者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即 《經》 所謂龍門矣。《魏土地記》 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岩際鐫跡遺功尚存。” 兩山間河道狹窄,形勢險峻,為秦晉間交通要衝。明、清在河東置禹門渡巡檢司。

②在今貴州遵義縣 (南白鎮) 東北九十里禹門鄉沙灘。明萬曆初,黎朝邦父子在此修建沙灘寺,清初改名龍興禪院。順治年間西蜀高僧破山弟子丈雪避亂來居,增建禪院及藏經閣,改名禹門寺。同治中,黔北農民起義成燎原之勢,黎兆祺等在此築砦自保。光緒十一年 (1885) 黎庶昌重修梵宇琳宮,名聞遐邇。禪院內有貴州文化名人鄭珍、莫友芝、黎應昌的篆、隸、真三體題詞摩崖,為書法家所珍重。對面子午山、青田山和漁塘,是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的墳墓所在地。


(1)在貴州省遵義縣東禹門鄉。山上林木茂密,地勢平坦。樂安江流經其下,蜿蜒曲折。明萬曆初黎朝邦父子於此創沙灘寺。清初改稱龍興禪院。順治年間西蜀高僧破山弟子丈雪避亂來居,旋開道場,易名禹門寺,廣建禪院及藏經樓。同治中毀。光緒二十年(1894年)黎庶昌重修。山以寺名。河邊古樹參天,洞壑幽曲,有貴州文化名人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的篆、隸、真三體題詞摩崖。山前平遠橋,結構宏偉,堤柳依依,橫跨江上,長虹倒影,為“禹門六景”之一。橋頭大悲閣,建於明萬曆年間,內祀三國蜀漢壽亭侯關羽。山右沙灘系黎氏故里,有鋤經堂、蛉石齋、近溪山房、葑煙亭、藏詩塢、夢耕草堂和拙尊園等。(2)即“龍門山(1)(1)”。

禹門山字典分解

禹門的解釋 (1).即 龍門 。地名。在 山西 河津縣 西北、 陝西 韓城縣 東北。相傳為 夏禹 所鑿,故名。 唐 黃滔 《水殿賦》:“截通 魏國 之路,鑿改 禹門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也學習下:禹命子【歷史典故】

《史記.夏本紀》:“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帝啟。”大禹去世前,曾禪讓帝位於益。三年後益讓位於禹之子啟。後遂用為子承父為帝之典。唐.杜甫《壯遊》:“禹功亦命子,涿鹿親戎行。”

禹門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