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倉鎮
(1)在天津市薊縣南部、州河東岸。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人民政府駐下倉,人口3550。始建於唐,稱下米倉,為古代漕運糧倉。因與上倉相對,故名。清康熙時稱下倉店,民國時改稱下倉鎮。1953年設下倉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5年置鎮。主產小麥、玉米,為縣商品糧基地之一。有毛紡、變電站等廠站。津薊鐵路和津圍公路經此設站。(2)在安徽省宿松縣東南部、大官湖北岸。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 3.4 萬。鎮人民政府駐下倉埠,人口 2070。因地處下長河濱,清曾於此建糧倉,故名下倉埠。1949年設下倉鄉,1951年改為下倉鎮,1958年成立長湖公社,1984年改為長湖鄉。1992年東洪、九成二鄉併入置下倉鎮。主產稻、棉花、小麥、大豆等。盛產魚、蝦、螃蟹。有網片、輪窯、農機修配等廠和養殖場、漁場。鎮區沿大官湖分布。為宿松縣東南大鎮。宿下公路終點。通水運。
下倉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