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縣鎮

歷史字典解釋

北京市通州區中部、北運河西側。面積44.12平方千米。人口3.8萬。鎮人民政府駐漷縣,人口6130。因古為漷縣治得名。漢屬泉州。遼初為漷陰鎮,後升漷陰縣,為縣治。《讀史方輿紀要》:以在漷河(今涼水河)之南,故名。明為漷縣治,清併入通州。1946年屬馬頭鄉。1961年為漷縣、馬頭二公社共管。1981年為漷縣公社,1984年改鄉,1990年置鎮。2000年草廠鄉併入。主產小麥、玉米。有鍋爐、汽車配件、真空設備等廠。103國道和漷馬、漷永公路經此。古蹟有郭汝梅墓、漷縣東門石橋。

詞語分解

  • 漷縣的解釋 遼金置漷陰縣,明代為漷縣,今有村鎮名,在北京市通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蒲城縣城關鎮

在陝西省蒲城縣中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蒲城,人口。歷為北魏南白水縣、西魏蒲城縣、唐奉先縣、宋蒲城縣治。今老城為西魏時所築。年設第一區。年設紅旗公社,年改城關公社。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漷縣鎮歷史

相關歷史

漷縣鎮_漷縣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