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鎮
即今江西銅鼓縣東北三都鎮。清同治《江西全省輿圖》卷1:義寧州西南銅鼓營東北有三都。
(1)在浙江省建德市東部、新安江南岸。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三都,人口2000。舊名翁村街。清制為第三都地,故名。民國時置鎮,1949年改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5年復置鎮。產稻、茶葉、蠶繭、淡水魚、柑橘。是建德市水產養殖基地。有食品、服裝、電鍍、機械、鑄造、制傘等廠。農貿集市興旺。公路通市區。名勝有龍門山和龍門瀑布,東晉開國侯宋興故里。(2)在浙江省諸暨市西北部、浦陽江西岸。面積72.1平方千米。人口3.8萬。鎮人民政府駐三都,人口4000。清時地屬第三都,故名。1956年為三都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析置三都公社,1983年復鄉,1985年置鎮。1992年白門、紅門、豐山、唐山四鄉併入。境內西部為丘陵,東部為河谷盆地。產稻、茶葉、蠶繭、草莓、淡水魚等。工業以建材、輕紡、電子電器為三大支柱。有工業電子、電子元件、電聲器材等廠。有貢緞專業市場。浙贛鐵路經此並設站,公路通市區。(3)在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東部、三沙灣內三都島。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2.6萬。鎮人民政府駐松岐,人口690。明設都圖,列為三都,故名。1958年由飛鸞鄉析置三都公社,1980年改鄉,1984年置鎮。為福建省重要漁港之一。港灣水深,風景優美,為深水避風港。工業有造船、水產加工、漁業機械、瓷器等。有環島公路,並經輪渡達對岸接飛礁公路。名勝有仙人畫等。(4)在江西省銅鼓縣中部。面積259.6平方千米。人口1.81萬。鎮人民政府駐三都,人口780。宋代陳姓建村,清乾隆時屬義寧州上武鄉二十三都,簡稱三都。1949年設三都鄉,1958年設高峰公社,1959年分設三都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置鎮。2001年西向鄉併入。主產稻。森林資源豐富,產香菇、茶葉。有化工、農機、木竹製品、罐頭食品等廠。修銅、上鐵等公路經此。(5)在江西省修水縣東北部、修水兩岸。面積94.7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三都,人口4000。沿用古區劃名,稱三都市,又名三都街、三都鎮。1949年屬梁口等鄉。1958年設太陽升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設鎮,1995年改名三都鎮。為縣糧食、油菜籽、油茶重點產區,盛產大豆、芝麻、花生、柑橘等。有農機、印刷、紡織器材、糧油加工等廠。是縣東北部最大集市,柯龍公路經此,為修三公路終點。修水通航。(6)在湖南省耒陽市東部。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牛腦頭,人口2740。以駐地舊為三都得名。建國初屬耒陽縣七區,1956年設鄉。1958年成立三都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1995年石準鄉併入。主產稻。礦產以煤為多。有煤礦、漁場、林場、藥材場等。設有圩場。有公路接耒攸公路。(7)在湖南省資興市西北部。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5.6萬。鎮人民政府駐三都,人口4.9萬。按舊時行政區劃,此地為第三都,後襲為地名。1949年屬郴侯區。1956年為三都鎮。1958年屬蓼市公社,1960年為三都公社。1961年劃屬東江市。1962年置三都鎮。主產稻、蔬菜。煤藏豐富,享“煤田”之譽。有洗煤、耐火材料、塑膠、陶器等廠。資興礦務局設此。京廣支線郴三鐵路經此設站。公路南通市區、北通永興縣鯉魚塘。鎮內老街有1928年三都蘇維埃政府舊址。(8)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縣中部偏西。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3.2萬,95%壯族。鎮人民政府駐三都街,人口1650。因清初為三都巡檢司得名。1950年為柳江縣五區,1957年設三都鄉。1958年為三都公社,1959年改工農公社,1962年改三都區,1969年復三都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置鎮。產稻、甘蔗、玉米、花生、柑橙等。手工藝以竹殼涼帽著名。有化工、石粉、農機等廠。設有農貿市場。322、323國道橫貫境內。(9)在貴州省惠水縣西部、石廠坡西麓、漣江畔。面積72.1平方千米。人口1.9萬。鎮人民政府駐三都村,人口4200。三都系布依語音譯,意為“三處堵水的地方”,漣江至此形成三道水塘,故名。明為金石番長官司地。1932年置三都鎮,1950年廢。1963年置三都公社,1984年復置鎮。1991年金石鄉併入。為惠水糧油產區。產柑橘。是縣中部農副產品集散地。
三都鎮字典分解
三都的解釋 (1).三個都城。 春秋 魯 三 桓 執政,皆建城擬於國都, 季孫 之 費 、 孟孫 之 成 、 叔孫 之 郈 ,稱三都。《左傳·定公十二年》:“ 仲由 為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