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
①在今河北肥鄉縣西南。《方輿紀要》卷15肥鄉縣“浮丘山”條載:“縣西南十五里有天台山。土山無石,其頂平衍。”
②在今河北臨城縣西北三十里。《名勝志》:“以其高聳而上平也。”
③即今浙江天台縣北天台山。東晉孫綽《游天台山賦》:“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陶弘景《真誥》云:“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曰天台。”《元和志》卷26台州唐興縣:天台山“在縣北一十里”。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有“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之句。
④即今福建泰寧縣西、與建寧縣交界處之天台山。《方輿紀要》卷98泰寧縣:“天台山在縣西六十五里。四峰並聳,狀如寶蓋,高千餘丈,盤結三十餘里。上有池,池北有雙人石, 以形似名也。”
⑤在今河南新縣西南。舊屬光山縣。《方輿紀要》卷50光山縣“浮光山”條下:“又縣西南百五十里有天台山,壁立萬仞, 一望千里。 上有鐵瓦寺,下有龍池。”
⑥在今河南滑縣東南。《宋史·河渠志一》:天禧三年(1019)六月,滑州“河溢城西北天台山旁,俄復潰於城西南,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歷澶、濮、曹、鄆,注梁山泊;又合清水、古汴渠東入於淮”。
⑦在今湖北紅安縣北,與河南新縣西南接界處。《方輿紀要》卷76黃安縣:天台山“其頂平曠,可容千家。以牛耳崖為北門,梯之乃達。宋端平、嘉熙間,襄漢、淮西兵擾,土人結寨於此,形勢峭險,四面如壁,止通一人往來。石竅泉涌,冬夏不絕。集眾固守,常活十萬人,寇屢來攻,卒不能克。元末兵亂,有黃楊者,聚眾據此曰黃楊寨”。
⑧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清一統志·武昌府一》:天台山“在大冶縣西南三十里”。產雲霧茶。
⑨在今四川簡陽市南。《方輿紀要》卷67簡州“逍遙山”條下:天台山,“《志》云:在縣南八十里。上有三峰,如三台然”。
⑩在今四川德陽市東北羅江鎮南。《寰宇記》卷83羅江縣:天台山“在縣南,山似吳之天台,折腳之水出焉”。
(11)在今四川廣元市西三里。《方輿紀要》卷68廣元縣“烏奴山”條:天台山“峭崖蒼鬱,盤道縈迴,獨木危橋,委曲而上,至巔乃即平陸,若天台然,因名”。
(12)在今貴州長順縣西北。《方輿紀要》卷121金築安撫司:天台山在“司(治今廣順鎮)西南二十里。孤聳如台”。
(13)在今陝西漢中市北。《輿地紀勝》卷183興元府:天台山“在南鄭縣北四十餘里,山頂平坦如台,興元坐其崗脈,故雲山谷石皆堅潤,有金星,可作硯, 間有硯材, 俗號石碑谷, 谷中泉流可溉田”。
(14)在今陝西麟遊縣。《方輿紀要》卷55麟遊縣:天台山在“唐九成宮之西”。《清一統志·鳳翔府一》:天台山“即九成宮故墟,其陽崇岩崛起,上有蒼松古柏”。
(15)在今陝西寶雞縣西南四十里。民國《寶雞縣誌》卷2:“天台山在縣直南四十里。諸山環拱,崗阜突出,形似蓮台,上建聖母宮,後庋五層樓。山腰有洞,旁渟靈泉,旱禱有應。”
天台山字典分解
天台山的解釋 (1).山名。在 浙江 天台縣 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山﹞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 天台 。” 晉 支遁 《天台山銘》序:“ 剡縣 東
天台的解釋 (1).謂尚書台、省。《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縣遠,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臺,總參戎律。”《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