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
①在今河北遷西縣東北四十里。《方輿紀要》卷17遷安縣:“太平山在縣西北六十里。有太平營,南北兩山,雲營二里許,灤河迴繞,憑高可眺。”
②在今黑龍江省五常市東。清光緒《吉林通志》卷18:太平山在“廳城東一百里,距吉林城東北二百七十八里”。
③在今安徽懷寧縣東北。《方輿紀要》卷26安慶府懷寧縣:太平山“在府西八十里。其山委蛇深秀。又西二十里曰大雄山”。
④在今浙江餘姚市南。《寰宇記》卷96越州餘姚縣:太平山“在縣東南七十八里,接連天台,即謝敷隱居之所”。姚江發源於此。
⑤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七十八里。《晉書·謝敷傳》:敷“性澄靖寡慾,入太平山十餘年”。即此。
⑥在今福建建陽市西三十里。《方輿紀要》卷97建陽縣:太平山“峰巒秀偉,峭拔千仞, 為縣主山。有寒泉林,朱子葬母於此,築舍墓旁,曰寒泉精舍”。
⑦在今福建莆田市西。《明一統志》卷77興化府:太平山“在府城西。其山自福之永福延袤而來,峰巒峻拔,為莆田主山”。
⑧在今江西武寧縣西北。《清一統志·南昌府一》:太平山“在武寧縣西北八十里,煙港水出此”。
⑨在今河南偃師市東南五十里。唐建恭陵、和陵於此。《新唐書·地理志》 河南府緱氏縣:“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來山, 天祐元年更名。”
⑩在今湖北武穴市東。《清一統志·黃州府一》:太平山“晉僧惠遠卓錫於此”。
(11)在今貴州黎平縣南八十里。《清一統志·黎平府》:太平山,“《舊志》:夜中恆見有光如燈”。
(12)在今雲南昆明市西南太華山旁。《清一統志·雲南府一》:太華山“在昆明縣西南。環擁蒼秀。其麓為太平山,其左為華亭山,皆稱名勝”。
(13)在今甘肅禮縣西八十里。清光緒《禮縣新志》卷1:太平山“壁立千仞,路崎嶇,左右兩峰拱立,中有門,天然堡寨,嘉慶時,避教匪之亂,故名。同治軍興,兩峰前又立一門,更險要,三峰上各有廟”。
又稱扯旗山。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島西北部。為香港島上的最高山峰,海拔554米。傳說當年海盜張保仔占據香港時,曾駐兵西營盤,並在山上設有瞭望台,發現海上情況,即扯動旗號通知山下營寨的同夥,因而得名扯旗山。站在山頂可俯視山下的維多利亞城與維多利亞港。建有山頂公園,北麓建有薄扶林郊野公園。
太平山字典分解
太平的解釋 [peace and tranquility] 社會安定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