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鎮

中華鎮怎么寫好看

中華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中部。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人民政府駐中華圩,人口400。稱下盧圩,後以其為中心繁華意,得今名。原屬武陵鄉,1987年析置武陵鄉,1994年改設鎮。產稻、蔗等。有塑膠製品、編織、木器加工、罐頭食品等廠。設有農貿市場。公路通縣城及王靈、古辣等地。

詞語分解

  • 中華的解釋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後也借指中國振興中華 指中原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詳細解釋.古代華夏族多建都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韓祠

全稱韓文公祠。在廣東省潮州市東韓山腰部,與潮州市區僅一水之隔。為紀念唐代文學家、潮州刺史韓愈而建。南宋淳熙十六年年潮州知州丁允元主持修建。自元至明維修次,清康熙十九年年重建,光緒十四年年冬又重修。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中華鎮歷史

相關歷史

中華鎮_中華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