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洋鎮
(1)在福建省永定縣東南部、金豐溪中游。面積177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人民政府駐下洋,人口5560。因地勢開闊得名。1956年設下洋鄉。1958年改火箭公社,1960年改名下洋公社。1984年改鄉,1987年置鎮。產稻、菸草。有松香廠。是平和、南靖二縣和廣東省鄰近鄉鎮農副產品集散地。有溫泉4處。福三公路經此。有華僑創辦僑育中學、華僑醫院和華僑旅行社。古蹟有湯子閣。為著名華僑胡文虎故里。(2)在福建省永春縣西北部、天湖山東北麓。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下洋,人口 1130。1961年由一都公社析出建曲斗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改置下洋鎮,以駐地取名。主產稻、甘薯,並產松、杉、竹、茶葉、柑橘、香菇。礦產有煤、鐵、石灰石、鉛、鋅。有水泥廠和伐木場。天湖山礦務局設此。福三公路通此。古蹟有南宋建天湖岩寺。(3)在廣東省徐聞縣東部沿海。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2.8萬。鎮人民政府駐下洋圩,人口 3010。清嘉慶年間在下洋村成圩,因地勢低下且傍田洋得名。1956年前屬徐聞縣第二區。1957年析置下洋鄉,1958年劃歸錦和公社。1961年析置下洋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地處雷州半島東部濱海台地平原區。產稻、甘薯、鳳梨、甘蔗、良姜。沿岸黃沙開採重要。有製糖、罐頭、橡膠加工等廠。有公路接207國道。
下洋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