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岯山
“岯”音浮。又名大浮山、大巫山。在今江蘇金壇市南長盪湖中。《寰宇記》卷89金壇縣:大岯山“在縣南五十里。舊名小坯山”。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岯山“山形孤秀,顓顓居水中,望之若浮。周處《風土記》云:洮湖中有大岯山。唐《地理志》云:溧陽有湖山,皆指此也”。
大岯山字典分解
大岯的解釋 見“ 大伾 ”。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岯”音浮。又名大浮山、大巫山。在今江蘇金壇市南長盪湖中。《寰宇記》卷89金壇縣:大岯山“在縣南五十里。舊名小坯山”。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岯山“山形孤秀,顓顓居水中,望之若浮。周處《風土記》云:洮湖中有大岯山。唐《地理志》云:溧陽有湖山,皆指此也”。
大岯的解釋 見“ 大伾 ”。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