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石泉縣

石泉縣

①西漢置,屬高密國。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市東北。東漢省。

②西魏廢帝元年(552)改永樂縣置,屬魏昌郡。治所在今陝西石泉縣南一里。《寰宇記》卷141金州石泉縣:“以縣北石泉為名。”北周保定三年(563)遷今石泉縣,屬金州。隋屬西城郡。唐屬金州,聖曆元年(698)改武安縣,神龍初復改石泉縣,大曆六年(771)省入漢陰縣。永貞元年(805)復置石泉縣。元省。明洪武三年(1370)復置,屬興安州。清屬興安府。民國初屬陝西漢中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③唐貞觀八年(634)置,屬茂州。治所在今四川北川縣西北治城羌族鄉。明郭子章《郡縣釋名》四川卷下:石泉縣“城南一里有甘泉,上刻‘甘泉’二字,從石竅出,縣以得名”。天寶初屬通化郡,乾元初屬茂州。北宋熙寧九年(1076)改屬綿州,政和七年(1117)為石泉軍治。南宋寶祐中移軍治龍安縣。元屬安州。明初屬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屬龍安府。1914年改為北川縣。


(1)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山東省諸城市東北。屬高密國。東漢初廢。(2)古舊縣名。唐貞觀八年(634年)置,治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西石泉。屬茂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於縣置石泉軍,宣和三年(1121年)省軍,縣屬綿州,七年復置軍。南宋寶祐後移軍治龍安縣,縣屬石泉軍。元屬安州。明洪武中改屬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屬龍安府。清因之。1914年因與陝西省石泉縣重名,改名北川縣。(3)今縣名。在陝西省南部。屬安康市。面積 1525 平方千米。人口18.1萬。轄8鎮、7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王水口置長樂縣,兼為晉昌郡治。南朝宋廢長樂縣,齊復設,梁移治東陽川(今城關鎮)。北魏延昌三年(514年)改長樂為永樂縣;孝昌三年(527年)於縣東南池河堡(今池河鎮)分設直城縣,兼為金城郡治。西魏改晉昌郡為魏昌郡,廢帝元年(552年)改永樂為石泉縣,以縣北(今縣治南)有石泉,其水清冽,四時不涸得名;《讀史方輿紀要》石泉縣:“石泉在縣治南,其水清洌,四時不竭,流入漢水。縣因以名。”於縣南梅湖街(今喜河街)分置魏寧縣。後石泉還治王水口。北周廢魏昌郡,安康縣移治漢水南岸石泉嘴(今喜河鎮石泉嘴、漢陰縣漢陽坪),並省直城入安康縣。保定三年(563年)石泉縣治復遷東陽川,天和三年(568年)省魏寧入石泉縣。隋開皇初廢忠誠郡、安康郡、金城郡及直城縣。武周聖曆元年(698年)改石泉為武安縣,唐神龍元年(705年)復名石泉縣,至德二載(757年)改安康縣為漢陰縣。大曆六年(771年)省石泉入漢陰縣,貞元元年(785年)復設石泉縣,屬金州。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移漢陰縣於今漢陰縣。元至元年間廢石泉縣,明洪武三年(1370年)復置。初屬四川大寧州,五年仍屬金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屬漢中府,萬曆十一年(1583年)屬興安州。清屬興安府。1914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1949年屬安康分區,1950年屬安康專區。1958年省漢陰、寧陝二縣,轄地併入。1961年原劃入區域劃出復設。1969年屬安康地區,2000年屬安康市。地處大巴山地、漢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和秦嶺山地過渡區。漢水及其支流池河、饒峰河等流經境內。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南溫帶半濕潤氣候過渡區。農產以稻、小麥、玉米為主,盛產油桐、蠶繭和藥材吳茱萸。礦產有大理石、石灰石、沙金、石棉、磷鐵等。工業有電力、繅絲、栲膠、水泥、油漆、釀酒、造紙、纖維板等。陽安鐵路經此,西萬公路與漢白公路在縣城交會,漢水水運貫通,為陝南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石泉縣字典分解

石泉的解釋 山石中的泉流。《楚辭·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來水》:“兩岸連山,石泉懸溜,行者輒徘徊留念,情不極已也。”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多學一學:石璞【歷史人物】

【生卒】:?—1469明河南臨漳人,字仲玉。永樂九年舉人,入國子監,選授御史。正統初累官任江西按察使,善斷疑獄。遷山西布政使。十三年召為工部尚書。景泰間兩次出治黃河沙灣決口,開新河以通漕運。累遷兵部尚書,與于謙同理部事。鏇督湖廣軍務,鎮壓李珍、魏玄衝起事。天順初致仕。四年召為南京左都御史,年老不能任事。七年劾罷歸,鏇卒。

石泉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