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穴寺
在今河南臨汝縣城東北十八里風穴山中。據《風穴寺志略》載,該寺建於北魏,稱香積寺。唐代擴建,並改名為白雲寺。俗稱風穴寺。明、清兩代對寺內建築有所修補和增建。現存最早的建築是唐開元時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為單層九級密檐方形磚塔。金代的中佛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明代建築有毗盧殿和鐘樓,鐘樓內懸掛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鑄造的大鐵鐘一口。寺外有塔林兩處,共有元、明、清各代和尚墓塔七十三座。風穴寺及塔林1988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河南省汝州市區東北9千米的風穴山中。周圍群山環抱,松柏蒼鬱,風景秀麗,辟有國家森林公園。原名香積寺,始建於北魏,隋代改名千峰寺,唐代擴建為白雲寺,俗稱風穴寺。明、清兩代均有修葺和增建。現存最早建築是唐開元時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為九層密檐方形磚塔。塔剎由覆缽、相輪、寶蓋及火焰組成。金代的中佛殿,面闊3間,單檐歇山頂。明代建築有毗盧殿和鐘樓。鐘樓內懸掛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鑄造的大鐵鐘一口。寺院周圍有元、明、清各代的和尚墓塔83座,是省內第二處較大的塔林。風穴寺及塔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 穴 寺
風穴寺字典分解
風穴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洞穴名。相傳北方寒風自其中而出。《楚辭·九章·悲迴風》:“依 風穴 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淮南子·覽冥訓》:“羽翼 弱水 ,暮宿 風穴 。”
寺國語字典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gu刵 )。 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