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無魚
水過於清澈,魚就難以存身了。比喻人過於苛察,就不能容人了。西漢東方朔在《答客難》中說:“水過於清澈,魚就難以存身;人過於明鑑,就難以找到合作的夥伴。皇冠前懸掛著玉串,就是防止皇帝看得過於清晰;懸於兩耳旁的黃綿球,就是為了使皇帝不要聽得過於真切。對待別人,有些事要裝作不見不聞,表彰他的大功德,原諒他的小過錯。就是說:不能對某一個人求全責備啊!”後因以“水清無魚”比喻事物不可能絕對地純,也比喻對別人不要過於苛求。
【出典】:
《漢書》卷65《東方朔傳》2866頁:“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例句】: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今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下和,宜盪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 唐·於逖《野外行》:“水清魚不來,歲暮空徬徨。”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送太守王秉》:“秋水見毛髮,千尺定無魚。”
見“水至清則無魚”。《太平御覽》卷686引漢·班固《白虎通》:“故~,人察無徒。”
水清無魚字典分解
成語水清無魚的解釋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