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歷史字典解釋
時:同“是”,指示代詞,相當於“這”。日:太陽,比喻暴君夏桀。曷:何。這裡是“何時”的意思。喪( ㄙㄤˋ sàng ):滅亡。 這個太陽何時消滅,我願與你同歸於盡。 原指夏朝百姓痛恨暴君夏桀,表示誓不與其共存。 後也泛指盼望暴虐的統治早日結束。語出《書.湯誓》:“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孔安國傳:“眾下相率為怠情,不與上和合,比桀於日,曰:‘是日何時喪?我與汝俱亡!’欲殺身以喪桀。”魯迅《墳.燈下漫筆》:“‘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憤言而已,決心實行的不多見。”又《花邊文學.古人並不純厚》:“古之詩人,是有名的‘溫柔敦厚’的,而有的竟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你看夠多么惡毒!”也單引〔時日曷喪〕。明.張岱《石匱書後集.流寇死戰諸臣列傳.總論》:“城市村落,搜括無遺,遂使江東父老有時日曷喪之悲。”錢鍾書《談藝錄序》:“時日曷喪,河清可俟。古人固傳心不死,老我而捫舌猶存,方將繼是,復有談焉。”
詞語分解
- 時日的解釋 ∶時間;日期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日。;;《後漢書;列女傳》 又如:延誤時日 ∶較長的時間我和媽媽在這間小屋子裡度過了您逝世後最初的一段時日。;;《一封終於發出的信》詳細解釋.時辰和日子。
歷史典故推薦:借漢籌
同“借箸籌”。清 丘逢甲《蘭西將去潮次鷃塵韻送之》之三:“但聞有鬼預曹謀,豈合無人借漢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歷史
猜你喜歡
戒石銘的歷史解釋
源見戒石。指戒石上所顯德殿的歷史解釋
隋唐都城長安宮殿。又寧夏中屯衛的歷史解釋
明洪武初置寧夏中護衛直言無諱的歷史解釋
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東門的歷史解釋
借指喪子不憂之人。北穴坊莊的歷史解釋
即今山東萊陽市南六十監察御史里行的歷史解釋
官名。隸御史台察院。鉤金輿羽的歷史解釋
孟子告子下金重於羽者齧檗吞針的歷史解釋
唐康駢李使君及至冰餐南京守備的歷史解釋
官名,明置。明永樂十吳安民的歷史解釋
生卒元安豐路壽春人,張忠輔的歷史解釋
宋人。徽宗宣和末為將通奉大夫的歷史解釋
散官名號。北宋前期為骨醉的歷史解釋
沉醉入骨。出自武則天爰延的歷史解釋
東漢陳留外黃今河南民高雄市的歷史解釋
年日本占領期間置,屬腐索馭馬的歷史解釋
淮南子說林訓君子之居子猷的歷史解釋
源見子猷惜此君。借指元氏的歷史解釋
戰國時趙元氏邑。在今丹陽城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北秭歸縣剪刀峪
相關歷史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_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