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三嘆
《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後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餘味,令人讚賞不已。《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一倡三嘆,朱弦之聲。”
並列 倡,通“唱”;嘆,跟著和唱。原指宗廟音樂,一人領唱,三人應和。後多用為形容文章內容的感情豐富令人讚嘆不已。語本《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雪鴻軒尺牘·寄贈類·答陳韞玉》:“然陶靖節千古高人,《停雲》四章,~,相思之切,形為歌詠。”△褒義。多用於讚美文章方面。→一唱百和 餘味無窮。也作“一唱三嘆”、“壹倡三嘆”。
一倡三嘆字典分解
成語一倡三嘆的解釋 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後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餘味,令人讚賞不己。倡,亦作“唱”。
三嘆的解釋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