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驚以伯有

驚以伯有

《左傳.襄公三十年》及《昭公七年》載:春秋時鄭大夫良霄字伯有。他主持國政時,和貴族駟帶發生爭執,被殺於羊肆。傳說他死後變為厲鬼作祟,有人夢他被甲而行。鄭人往往“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後因以“驚以伯有”為自相驚擾的典故。梁啓超《談判與宣戰》:“提起‘赤化’兩字,便相驚以伯有。”

驚以伯有字典分解

伯有的解釋 春秋 時 鄭 大夫 良霄 的字。他主持國政時,和貴族 駟帶 發生爭執,被殺於羊肆。傳說他死後變為厲鬼作祟, 鄭 人互相驚擾,以為“ 伯有 至矣!”見《左傳·襄公

順便了解:驚師動眾【歷史典故】

亦作“驚群動眾”。驚動眾人。明 袁宏道《與黃平倩書》:“凡事只平常去,不必驚群動眾。”《紅樓夢》第四五回:“只怕燕窩我們家裡還有,與你送幾兩,每日叫丫頭們就熬了,又便宜,又不驚師動眾的。” 並列 驚動了很多的人。《紅樓夢》45回:“每日叫丫頭們就熬了,又便宜,又不~的。”△常用於某事使眾人吃驚或受侵擾。也作“驚群動眾”。

驚以伯有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