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節
《漢書.蘇武傳》:“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毛盡落。”
北海,今蘇聯貝加爾湖,漢時在我國邊境。中實,草籽,中同草。去,同弆jǔ,收藏。律,衛律,胡人。節,符節,為出使取信的憑證,上有毛飾。漢中郎將蘇武,奉漢武帝之命,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他堅持節操,誓死不降。匈奴以凍餓折磨他,他齧雪吞氈,堅定剛毅,十九年歷盡艱辛,後終歸漢室。後因用為詠堅持氣節的典故。
唐.楊炯《和劉長史答十九兄》:“耿介酬天子,危言數賊臣。鍾期琴未奏,蘇武節猶新。”唐.貫休《戰城南二首》其二:“輕猛李陵心,摧殘蘇武節。”
蘇武節字典分解
蘇武節的解釋 指 蘇武 出使 匈奴 時所持的符節。 漢武帝 天 漢 元年, 蘇武 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 匈奴 ,單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 堅貞不屈,持 漢 節牧羊於 北海
節國語字典 節 (節) ji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線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