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屨踵決
納屨踵決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納:穿。屨:鞋。踵:腳後跟。決:破裂。拔上鞋子而破了後跟。形容衣履不周。《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宋.李光《讀易詳說》卷四:“原憲之貧,捉襟肘見,納屨踵決,及歌商頌之詩,聲若出金石,高車駟馬者蓋有愧焉。”亦作“納履踵決”。宋.李處權《歲晚諸君送酒賦長歌以謝之》:“歲雲暮矣人白頭,納履踵決衣見肘。”
連動 納,穿。屨,古代一種用麻、葛等製成的鞋。踵,腳後跟。決,破裂。穿上鞋便露出腳後跟。形容衣履不周,生活極端窮困。《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用於形容人生活無著,貧困潦倒。 →履穿踵決 捉襟見襯 ↔冠袍帶履。也作“納履踵決”。
詞語分解
- 納的解釋 納 (納) 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採納。笑納。納諫。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 踵決的解釋 見“ 踵決 ”。亦作“ 踵決 ”。鞋跟破裂。形容貧困。《莊子·讓王》:“ 曾子 居 衛 ,緼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絶,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成玄英 疏:“履
歷史典故推薦:阮籍途
同“阮籍途窮”。唐 杜甫《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淚。”唐 賈至《送王員外赴長沙》詩:“共嘆虞翻狂,同悲阮籍途。”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納屨踵決歷史
猜你喜歡
老香山的歷史解釋
又名端溪山。即今廣東東盛涌鎮的歷史解釋
在吉林省龍井市中北部羨執金吾的歷史解釋
猶言追求高官顯爵。唐計戍水的歷史解釋
亦作計式水計舒河。即官闈令的歷史解釋
官名。宋宗正寺所屬,陳中州的歷史解釋
明浙 * 田人,字洛夫按兵束甲的歷史解釋
並列屯兵不進,解除武梅尉的歷史解釋
源見吳市隱。用作縣尉齒德的歷史解釋
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杜稚季的歷史解釋
西漢京兆霸陵人。成帝陳介祺的歷史解釋
清山東濰縣今濰坊人,懷縣作的歷史解釋
文選卷二六收有晉潘岳潞州的歷史解釋
北周宣政元年置,治所兼程而進的歷史解釋
兼程一天走兩天的路程瓦梁壘的歷史解釋
亦曰瓦梁城。在今江蘇容師偃的歷史解釋
香山今廣東中山人。父長詔水庫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省東部新昌縣境鄜坊的歷史解釋
渭北鄜坊的簡稱。唐五太子勛衛的歷史解釋
即太子左右衛率府所統華容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置,屬南郡。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