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營紮寨
安好營房,建好柵欄。指軍隊駐紮下來。元.無名氏《隔江鬥智》二折:“據我老三料這周瑜匹夫,累累興兵來索取俺荊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其意非小。”《官場現形記》一四回:“按著周老爺的話,打什麼地方進兵,打什麼地方退兵,什麼地方可以安營紮寨,什麼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畫腳的講了一遍。”後也泛指建臨時住所。徐遲《生命之樹常綠》:“他們開出了安營紮寨的空地,架起三間茅屋,又開出了苗圃和菜園。”亦作“安營下寨”。《三國演義》一一回:“操曰:‘吾料呂布有勇無謀,不足慮也。’教且安營下寨,再做商議。”
並列 軍隊架起帳篷、築起柵欄住下。成仿吾《跨過五嶺最高峰》:“遠遠聽到機關槍聲,大概在山腳下,我五軍團還在那裡‘~’,阻擊追來的敵人。”△用於描寫軍隊宿營。 ↔拔寨起營。 也作“安營下寨”。
安營紮寨字典分解
成語安營紮寨的解釋 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指部隊駐紮下來。也比喻建立臨時的勞動或工作基地。
安營的解釋 指軍隊設立營寨駐紮。《隋書·禮儀志三》:“其安營之制,以車外布,間設馬槍,次施兵幕,內安雜畜。”《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下西川傳》:“屯下雄兵三十萬,諸官頭
紮寨的解釋 謂築營寨駐紮下來。《水滸傳》第五回:“卻才被哥哥打的那漢,先在這裡 桃花山 紮寨,喚做 小霸王 周通 。”紮營。《三國演義》第九五回:“ 街亭 東北上有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