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三戟

三戟

《新唐書.李峴傳》、《張儉傳》、《崔琳傳》載:唐制,三品以上官員,得門前立戟。李峴與兄峘、嶧同居長安里第,門列三戟。張儉兄弟三人皆立戟,時號“三戟張家”。崔琳與弟珪、瑤,俱立棨戟,世號“三戟崔家”。後遂以“三戟”指貴官之家。宋 陸游《放慵》詩:“進愧門三戟,歸無畝一鍾。”

三戟字典分解

三戟的解釋 唐 制,三品以上官員得門前立戟。 李峴 與兄 峘 、 嶧 同居 長興里 第,門列三戟。 張儉 兄弟三人皆立戟,時號“三戟 張 家”。 崔琳 與弟 珪 、 瑤 ,

三的解釋 三 sān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3; 部首:

戟的解釋 戟 jǐ 古代一種合戈、矛為一體的長柄兵器:鉤戟。戟指。鐵戟。青銅戟。 筆畫數:12; 部首:戈; 筆順編號:122511121534

也學習下: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歷史典故】

並列 形容人物相貌奇醜。《水滸傳》24回:“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樹皮’,~,我直恁地晦氣。”△貶義。用於人物肖像敘寫。→尖嘴猴腮 青面獠牙 ↔城北徐公 面如冠玉朗目舒眉 羞花閉月。也作“三分似人,七分似鬼”、“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