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長補短

絕長補短怎么寫好看

絕長補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以有餘補不足。一作“截長補短”、“絕長繼短”《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墨子.非命上》:“古者湯封於,絕長繼短,方地百里。”


並列 截斷長的,接補短的。比喻長短相糅,互補相濟。《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褒義。多用於寫事物的互相彌補。→取長補短。也作“絕長繼短”、“絕長續短”、“折長補短”。

詞語分解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跡。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 補短的解釋 .補不足。《孟子·滕文公上》:“今 滕 絶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補救缺失。《史記·樂書序》:“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採風俗,協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

歷史典故推薦:以錐餐壺

用錐子到壺裡取東西吃。比喻達不到目的。《荀子:勸學》:“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春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偏正 用錐子往壺裡取食物吃。比喻達不到目的。《荀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絕長補短歷史

相關歷史

絕長補短_絕長補短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