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利忘義
指遇到私利,就忘掉道義。語出《漢書.樊酈滕灌靳周傳》:“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梁書.侯景傳》:“豈有萬乘之主,見利忘義若此者哉?”唐.王勃《送劼弟赴太學序》:“輕進苟動,見利忘義。”《二刻拍案驚奇.神偷寄興一枝梅》:“似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的大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臨財苟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歐陽山《三家巷.二六》:“楊志朴說:‘是呀。流氓政客都是見利忘義的。”
連動 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良心道德。語本《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贊》:“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二刻拍案驚奇》卷39:“反比那面是背非,臨財苟得,~,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貶義。多用於寫人的為人處事方面。→見錢眼開 見財起意 臨財苟得 ↔見利思義 捨生取義 輕財重義 臨財不苟
見利忘義字典分解
成語見利忘義的解釋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