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朔餼羊
告朔餼羊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西周時期,諸侯每月初一規定應祭祀祖廟,祭時要用活羊。這一奴隸制社會的禮制,到春秋時期,自魯文公始,諸侯便不親臨祭祀,只是送一隻活羊應付一下。子貢以為這種做法名存實亡,因而主張取消。孔子堅持保留舊禮制,所以反對子貢的意見。
後以“告朔餼羊”比喻辦事不認真負責,敷衍塞責。
《佩文韻府》卷二十二(下)“羊。餼羊”下引柳宗元詩:“合樂來儀鳳,尊祠重餼羊。”
並列 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餼羊,祭廟用的活羊。周制,諸侯每月初一日告廟聽政,叫“告朔”。魯自文公起,不視朔而有司猶供餼羊,子貢因此要把祭廟用羊的舊例廢掉;但孔子卻不以為然。後人因以“告朔餼羊”比喻形式上的虛文。[例]應依法辦事,決不能將其視為告朔餼羊,另搞一套。※告,不讀作gào;餼,不讀作qì。△用於描寫形式主義、虛假。
詞語分解
- 告朔的解釋 . 周 制,天子於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發給諸侯,叫“告朔”。《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於邦國。” 鄭玄 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 鄭司農 云:‘……以十二月
- 餼羊的解釋 .古代用為祭品的羊。《論語·八佾》:“ 子貢 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 賜 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朱熹 集註:“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餼,生牲也。” 宋 陸佃 《謝賜元祐七年曆日表》
歷史典故推薦:兼容並包
把有關方面的東西都容納、包含在內。《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故馳騖乎兼容並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野叟曝言》二回:“貧僧豈不知,聖賢學問,兼容並包,釋氏左道旁門,難與抗衡。”朱自清《新詩的進步》:“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告朔餼羊歷史
猜你喜歡
房玄齡碑的歷史解釋
全稱大唐故尚書左僕射終南山的歷史解釋
又名南山中南山太一山少司農的歷史解釋
清朝倉場侍郎之別稱。丁固的歷史解釋
即丁公。西漢初薛縣今台州府的歷史解釋
明洪武初改元台州路為文韜武略的歷史解釋
韜指古兵書六韜,內分鐘相的歷史解釋
生卒鼎州武陵今湖南常繞朝的歷史解釋
借指富有才謀之人。柳段居貞妻謝氏的歷史解釋
字小娥,洪州豫章今江慈禧三大功德記的歷史解釋
書名。近人吳光耀撰。五房的歷史解釋
見中書五房。官署名,保義郎的歷史解釋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龍樓鳳閣的歷史解釋
舊指神仙洞府或帝王宮斷縑寸紙的歷史解釋
殘缺不全的書畫。宋鄧斥候的歷史解釋
偵探敵情的哨兵。斥偵徐摛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士秀,東海郯縣浮梗的歷史解釋
同泛梗。閩徐夤別詩酒陳桷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季壬,溫州平陽騰上的歷史解釋
舊唐書馬周傳中書侍郎岐山鳴鳳的歷史解釋
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
相關歷史
![告朔餼羊_告朔餼羊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