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甑不顧
破甑不顧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原作“荷甑墜地,不顧而去”。甑(zèng),古代蒸食用炊具,類似蒸鍋。破甑不顧,比喻事情已經發生,惋息也無濟於事,引申為形容通達事理。郭泰(128-169年),字林宗,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縣)人,桓、靈時為太學生領袖。一次他上街,見客居太原的孟敏扛著一個甑走路,不慎將甑墜地打碎,孟敏徑直而去。郭泰追上問他究竟為何如此。孟敏回答說:“甑已打破,看又有何用。”郭泰覺得這個人很有見識,勸他到各地遊學,不過十年,已成名士。
【出典】:
《後漢書》卷68第2229頁《郭泰傳》:“孟敏字叔達,鉅鹿楊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遊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並不屈雲。”
【例句】: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載鄧遐答桓溫之語:“有愧於叔達,不能不恨於破甑!”
連動 甑,陶製炊具。摔破了甑也不回頭看。比喻事情已發生,惋惜無濟於事。也形容見識通達。語本《後漢書·郭太傳》:“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墜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吳哲仁《古往今來話瀟灑》:“破甑不顧是一種瀟灑,更是見識高超的風度。”△褒義。多用於表現人物個性方面。→潑水難收
詞語分解
- 破甑的解釋 .《後漢書·郭太傳》:“ 孟敏 字 叔達 , 鉅鹿 楊氏 人也。客居 太原 ,荷甑墯地,不顧而去。 林宗 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後遂以“破甑”喻不值一顧的事物。 南朝 宋
- 不顧的解釋 .不回頭看。《史記·刺客列傳》:“於是 荊軻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林宗 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叔達 曰:‘甑已破,視之無益。’”.不顧念;不照顧。
歷史典故推薦:楚雪
同“陽春白雪”。明 袁宏道《集沈青平齋》詩:“麗歌飛楚雪,方語雜吳都。”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破甑不顧歷史
猜你喜歡
瑟瑟的歷史解釋
寶石之別稱。屬於碳之騰越州的歷史解釋
元至元十一年改騰衝府四其御史的歷史解釋
御史官名,唐代專掌監普濟州長官司的歷史解釋
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元泰定實錄的歷史解釋
書名。元王結張起岩歐沙岡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上海市松江縣東北紫陽關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南隆回縣西十里渫水的歷史解釋
俗名鐵水河。在今湖南佛峪口的歷史解釋
在今北京市延慶縣西張雄州的歷史解釋
唐置,治所在今寧夏中大蒲河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北昌黎縣東二十頭塘的歷史解釋
村名。在雲南省普洱哈脫古思帖木兒的歷史解釋
明代蒙古可汗。元順帝盧溝曉月的歷史解釋
北京八景之一,盧溝橋開伍的歷史解釋
又稱開戶。明代指免除常股鹽的歷史解釋
明代歲辦額鹽中,供報翟州的歷史解釋
唐末置,治所在鄜城縣葉(xiè)的歷史解釋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葉哈巴河縣的歷史解釋
年改哈巴河設治局置,車輻山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蘇省邳州市西北部
相關歷史
![破甑不顧_破甑不顧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