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魚忘荃

得魚忘荃怎么寫好看

得魚忘荃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成玄英疏:“筌,魚笱也,以竹為之,故字從竹。亦有從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餌魚,置香於柴木蘆葦之中以取魚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系系兔腳,故謂之蹄。此二事,譬也。”後因以“得魚忘荃”喻已達目的,即忘其憑藉。郭沫若《新舊與文白之爭》:“我們讀書求學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

詞語分解

  • 得的解釋 得 é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濟。心得。 適合:得勁。得當(刵 )。得法。得體。 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完成,實現: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可
  • 荃的解釋 荃 á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亦用以喻國君:荃察(舊時書信中請人原諒的敬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荃鑒。荃宰(喻君臣)。 古同“筌”,捕魚的竹器。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家四壁

同“家徒四壁”。宋 蘇軾《陳伯比和回字複次韻》:“詩書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宋 陸游《齋中雜興》詩之七:“衰殘口兩齒,困厄家四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得魚忘荃歷史

相關歷史

得魚忘荃_得魚忘荃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