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魚貫而進

魚貫而進

謂連續行進,如魚頭尾相接。《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山高谷深,至為艱險……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唐.劉禹錫《唐故朝散大夫檢校尚書吏部郎中清河縣開國男崔公神道碑》:“其它支孫未登金閨籍者,詵詵然魚貫而進,文業甚似而孝謹不衰。”明.柯丹丘《荊釵記.春科》:“左右,舉子入試者,用意搜檢,以防懷挾。著他魚貫而進。”亦作“魚貫而行”。晉.范汪《請嚴詔諭庾翼還鎮疏》:“而玄冬之月,沔漢乾涸,皆當魚貫而行,推難而進。”《南齊書.蠻傳》:“汶陽本臨沮西界,二百里中,水陸迂狹,魚貫而行,有數處不通騎。”《英烈傳》三八回:“那些將官又一一的魚貫而行,序立在壇邊。”


偏正 魚貫,像游魚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接連著。比喻相繼行進。明·柯丹邱《荊釵記·春科》:“舉子入試者,用意搜檢,以防懷挾,著他~。”△用於形容單行佇列行進的狀態。→魚貫而出。也作“魚貫而前”、“魚貫而行”。

魚貫而進字典分解

成語魚貫而進的解釋 象游魚頭尾相接一樣。形容連續行進。

魚貫的解釋 [one follows the other;in single file] 形容前後接連著,像魚群遊動一樣無氈衫者各用繩索束腰,攀木掛樹,魚貫而進。&mdas

不妨一看:魚流山【歷史地名】

在今廣西邕寧縣東。《輿地紀勝》 卷113橫州: 魚流山 “在永定縣西六十里。中有溪,每至水潦泛漲,水流甚急,魚自溪順流而下”。

魚貫而進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