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朱喜註:“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
一方面以父母的高壽而欣喜,一方面以父母的變老而恐懼。形容憂喜兼有的複雜心情。後因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用為形容那些既使人高興,又使人憂懼的事情的典故。
清.李漁《閒情偶寄.演習部.變調第二》:“吾每觀舊劇,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則喜其音節不乘而中,免生芒刺;懼則懼其情事太熟,眼角如懸贅瘤。”
並列一方面因而高興,另一方面因而害怕。語出《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元·高明《琵琶記·高堂稱壽》:“幸得爹媽年滿八旬,孩兒~。”△用於心理方面。→喜憂參半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字典分解
一則的解釋 (1).猶言一方面。多用於並列敘述兩件事時。《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漢 王充 《論衡·量知》:“一則不能見是非,一則畏